狄刚: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对香港的价值及未来计划

11月3日,在香港金融科技周“香港数字人民币的跨境应用与展望”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就数字人民币相关的3个问题进行分享。

数字人民币在内地的重点应用案例。

狄刚从3个方面进行介绍:

1、支持境外人士来华支付便利化。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到今年的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数字人民币在这些重要体育赛事实现精彩亮相,同时也为境外运动员和赛事相关人员提供了便利的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目前,数字人民币App支持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手机号注册账号、开通钱包,支持境外VISA、万事达卡与钱包关联对钱包进行充值或者随用随充,对于香港用户还支持通过拉起转数快(FPS),使用香港本地银行账户为钱包充值,且无充值手续费。此外,还支持境外人士在银行网点使用外币购买多种形态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包括卡式、手环和穿戴设备等多种形态。

2、数字人民币与现有支付系统的融合互通。具体而言,一方面是条码互通,用户可以扫电子支付现有的支付条码,用数字人民币付款,商户不需要更换码牌,用户不需要改变操作习惯。另一方面是数字人民币入驻支付平台,公众比较熟悉的有微信支付、支付宝、京东支付、美团支付等平台,可关联数字人民币钱包直接支付。通过这两方面的实践,也证明了数字人民币并非要替代谁,而是要促进整个金融支付体系的升级迭代,发挥央行货币的作用,提升金融支付体系的安全性、互通性,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3、数字人民币在对公领域的应用。数字人民币可以有效实现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统一,并可加载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实现智能化支付,从而解决目前对公领域的痛点,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比如,在供应链金融场景,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时,可以加载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使该笔资金在限定场景或限定用途下进行支付。该模式下,商业银行精准追踪贷款资金去向,可及时全面进行风险评估,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跨境应用能为香港带来什么价值?

狄刚表示,数字人民币在跨境合作应用方面始终坚持“无损”“合规”“互通”三项原则,基于这些原则,与香港金管局就跨境合作开展了充分深入的研究,相关的产品或者方案正在陆续落地过程中。

以内地与香港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项目为例。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可实现香港与内地支付服务的双向互通,提升两地居民跨境支付便利度,助力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自2020年9月启动合作以来,已先后开展两个阶段的技术测试,实现了内地与香港居民在线下跨境消费和线上跨境电商场景使用数字人民币。

在业务设计方面,为尊重香港居民和商户使用本地货币的习惯,体现“无损”原则,现已通过香港本地银行转接打通了数字人民币与香港“转数快”快速支付系统,支持数字人民币与香港账户体系互通,满足数字人民币兑换和商户结算需求。

在技术设计方面,数字人民币系统将技术标准进行了转换,进而兼容FPS的技术标准,通过使用FPS技术规范(FPS App-Call-App Specification)支持数字人民币App拉起香港本地银行手机银行App,这种技术设计避免了“转数快”系统和香港本地商业银行的额外改造,也体现了“无损”和“互通”原则。

杭州亚运会期间,香港代表团尝鲜了通过“转数快”为数字人民币钱包充值和实现随用随充,这背后的逻辑就是基于数字人民币系统与香港“转数快”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人民币与港币两种货币间的即时兑换。

未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与香港金管局共同研究推进数字人民币系统与“转数快”在基础设施层面的对接,进一步提升跨境业务直通式处理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双边跨境项目的推进,一方面能够深化内地与香港居民的交流,吸引内地游客前往香港旅游,促进香港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两地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利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等金融科技手段持续完善和提升内地与香港间的跨境基础设施能力,畅通两地跨境资金流动通道,强化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力。

除了个人应用外,未来数字人民币在香港的发展还有哪些计划?

狄刚对“零售场景的意思是数字人民币只能用于小额支付,不能用于大额支付”的说法进行了否定。他表示,区别批发和零售的标准并不是金额大小。实际上,除了双方均为金融机构之间的支付交易,其他各个主体之间的支付交易都属于零售,即只要有一方为个人、企业、事业、政府单位的支付交易,都属于零售支付。

随着内地与香港数字人民币双边合作项目的推进,在不断提拓宽个人应用的场景受理范围、提升个人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可尝试推动数字人民币在两地间的试点应用。

前期通过去企业实地调研,发现很多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存在跨境支付通道单一、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表达了希望参与香港双边试点的诉求,使用数字人民币降低企业跨境支付成本。因此,可以在双边合作框架下,研究数字人民币在油气等大宗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项下的跨境支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