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币」也能被炒上天!CZ 回应币安上架 TST:不知情、未参与上币流程

百款NFT链游免费玩 数字货币支付图解教程 区块链游戏获利技巧

针对 BNB Chain 教学用的示范代币 Test(TST)近日意外窜红、币价惊惊涨,甚至登上 Binance Alpha,继而引发市场热议,币安创办人赵长鹏(CZ)发文回应称,他对平台上架 TST 一事并不清楚,也未参与 TST 的上币流程,并提醒社群留意迷因币风险,「请大家注意保护自己,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从教学测试币到 3 亿美元市值,TST 的疯狂崛起

TST 爆红的过程颇具戏剧性。最初,它只是 BNB Chain 团队为教学影片创建的「示范用测试币」,目的是演示如何在 four.meme 平台上发行迷因币,岂料影片中不经意暴露了 TST 的合约地址,让敏锐的交易者捕捉到了一丝机会,纷纷涌入炒作,而 TST 也从无人问津的「测试币」变成了「投机币」,市值在短短数日内从几十万美元飙升到 3 亿美元。

CZ 在贴文中提到,「我发文是为了澄清,TST 并未获得我或币安的背书」, 但他也无奈表示,「每次试图澄清,反而让它变得更红」

TST 如何登上币安?CZ: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是关键

至于 TST 究竟是怎么登上币安的?CZ 则指出,「我不太清楚」「我完全没有参与他们的上币流程」,他补充说:

事实上,币圈历来都有个矛盾,很多人都会抱怨,「为什么这个币能上,而我持有的币却不能?」但现实是,交易所之间必须竞争,抢先上架热门币种,尤其是市场交易量高的币。

CZ 进一步解释称,「如果一款代币受交易者热烈追捧,根本不需要主动找交易所洽谈」,暗指「市场热度」正是币安上架 TST 的原因。

TST 网站未经授权使用币安 LOGO,CZ 斥责:这是侵权!

然而,事情不只这样,CZ 还发现,有人私自建立了 TST 官网与 X 帐号,而且未经授权就使用币安 LOGO 。他指出,「这是侵权行为,应该马上修正」,并建议对方改用类似「✅(已测试)」这样的标志,而不是擅自挂上币安 Logo 。

他强调,所谓的 TST 官网、 X 帐号「都不是 BNB Chain 或任何币安相关团队制作或控制的」,而是「社群里的人控制的」,但他不清楚对方是谁。

面对这起争议,币安和 BNB Chain 团队已删除了原本的教学影片,以示切割,但 TST 早已成为市场焦点,想降温恐怕也来不及了。

迷因币为何比功能型代币更夯?CZ:监管让市场变了调

此外,CZ 也抛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为什么大家宁愿买迷因币,也不投资具有应用价值的代币?」他的答案很直接:监管与市场炒作。

CZ 提到,「监管当局起诉了几乎所有功能型代币的项目方,指控它们是证券」,这让许多开发者转向发行迷因币;另一方面,市场投机心理也推动了迷因币的崛起,他直言,「有明确价值的东西,反而不容易被炒作」。

CZ 直言,这已经是一种 「市场文化」,不过他也强调,自己虽从未购买过迷因币,但这不代表他反对迷因币的存在

「我不玩迷因币,不代表我反对,」 CZ 补充,「就像我对跑车和 NFT 没兴趣,但不代表我认为它们不好」。

币安「上币流程」仍有待加强

CZ 也提到币安「上币流程」的不足之处,他指出,平台通常在宣布新币上架后 4 小时才会正式开放交易,这段期间币价往往会在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暴涨,接著投资人再转手卖到 CEX(中心化交易所)套利,关于这一点是否有方法能改善,仍待进一步观察。

TST 的诞生,从一个单纯的教学测试币,演变成市值数亿美元的投机标的,最终甚至登上币安,过程宛如一场「加密市场实验」。

CZ 的发言,既是自清,也是对当前币圈的无奈写照 —— 监管打压功能型代币,炒作迷因币成为市场趋势,而交易所则在市场热度与竞争压力下,不得不快速上架热门币种。

至于 TST 的热潮能持续多久?币安未来会如何调整上币策略?迷因币会不会真的成为主流?

这一切,恐怕还是市场说了算。

百款NFT链游免费玩 数字货币支付图解教程 区块链游戏获利技巧